“常德!把他给朕扔出去,滚回家闭门思过!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来见朕。”皇上气的极了,好一会儿吩咐常德将人扔出去。
秦书郡白着一张脸还想要说什么,被皇帝一个眼刀剜了过来,常德赶紧拉起还跪在那的秦书郡,将他带离了养居殿。
秦书郡走后,养居殿里的气压低空了好一会儿,随着婢女们将凉掉的茶水换成热的
过了一会儿,常德回来在皇帝耳边耳语了几句,皇帝的脸色渐渐恢复如常,他将视线对准了若离。
从身侧的案牍上抽出两张考卷,正是若离的诗赋和策论。“朕第一次读这篇诗赋的时候,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十几岁的少年所写”
若离听到这句话,明白皇帝是怀疑这篇诗赋不是她所写,她如何自证这篇诗赋的来源。
“陛下以为这诗赋非臣所写?”若离反问道。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示意若离继续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陛下受命于天,可曾梦到过太虚神境,”若离转而向皇帝提出了一个问题。
“朕的确梦到过仙境,只是和你描述的有所不同。”
“臣只是一介小民,不曾梦到过仙境,只是在经书上看到前人描述的仙境乃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三皇五帝,四海八荒,无穷尽也”
“臣年幼时拜入道门,只觉山上的云气飘渺,实乃仙境,是以此景勾勒出臣心中的仙山”
若离确实没有说谎,道山的选址气运加持,终年云雾缭绕,仙境依照如此,倒也是有理有据。
眼前的皇帝似乎被说动了,诗赋倒还不是最主要的,那篇策论,才是他要考究的重点,若此人置于庙堂,定会立下丰功伟业。
萧子洐看着她的策论,这次的出题他摒弃了千篇一律的歌颂四海升平,自登基以来,北部戊族人蠢蠢欲动,借着两地互通有无,逐渐做起了抢掠的行当,威胁着边疆百姓安宁。
迫切需要治国治军良才,以堪大用。
若离的观点倒是前所未有的深刻,短短几千字,竟然将历代兵法凝聚一体,大胆提出:兵者,诡道也
“你的兵法可有谁教过?”萧子洐看着跪在下方的若离。
这是要考究她的兵法?老祖宗孙武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啊,若离想了想,有了
遂俯身答道:“臣常居道观,年少时观里曾来过一位访客,”
“自称孙武,是个闲云野鹤的老先生,博学众长,给我们讲了很多打仗的故事,临走时曾教导学生八个字”
“哪八个字?”萧子洐抬手让她起来。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若离启唇,口中缓缓溢出八字。
萧子洐眼眸微微一愣,随即恢复正常,呼
心里想的却是,不知这老先生还在世否?可愿致仕?
“这位老先生还在世否?”萧子洐心里暗含一丝期待。
“先生已与世长辞”若离眼神一黯,孙武对于现代人来说,变成了书本上的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到她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千年
“先生在世时曾说,兵者,要以谋略去战胜敌人,而不是乘匹夫之勇,单凭武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是学生‘兵者,诡道也’的思想来源。”
读过若离的策论,萧子洐知道面前的人绝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可安居朝堂。
“既如此,朕命你编着兵法一书,封为翰林院侍读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