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天书吧>汴京议和 > 第102章 暴雨二(第2页)

第102章 暴雨二(第2页)

言律回道:“好的,娘子。”

阿爹说道:“娘子,下午我要把家里的茶叶直接捐到开封府,你多陪着岳母。”

娘说道:“好。”

不一会儿,舅舅和舅母放下蓑衣,他们把新鲜的饭菜摆上桌,舅母把斗笠放在凳子旁边。

不远处响起一阵马蹄声,紧接着,门外传来敲门声,阿爹披上蓑衣,走过去开门,汴京茶行会的行老宋九丈走进厅堂,他和我们互相行礼。阿爹给宋九丈倒上茶水。

外貌敦厚,神采飞扬,个子比阿爹矮一点的宋九丈头戴斗笠,身穿白色短衫,黑色裤子,木屐,腰间围着黑色的搭膊,身披蓑衣。

宋九丈问道:“观之,你家有多少筐茶叶?”

阿爹回道:“十筐。”

宋九丈说道:“我全买了。”

阿爹问道:“宋行老,我听同窗说,开封府今早贴了告示,朝廷需要一些赈灾物品,这些茶叶,是你买来赈灾的吗?”

宋九丈回道:“是。”

阿爹说道:“那些茶叶我送你,希望每位灾民今日都能喝上热茶。”

宋行老说道:“今日咱们‘汴京茶行会’的所有茶商都不愿意把茶叶卖我,等这场暴雨过去,我这月请你们去矾楼吃酒。”

阿爹说道:“多谢宋行老!”

宋九丈回道:“是我该谢谢你们,多谢你们今日鼎力相助!”

娘说道:“宋行老,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今日你跟咱们一起吃午饭吧。”

宋九丈回道:“我已经吃过了,下次宋某再来登门叨扰。”

阿爹对我们说道:“你们先吃午饭,我去搬茶叶!”

娘说道:“沈郎,我也去搬茶叶!”我,娘,舅母戴上斗笠。

外祖母起身戴上斗笠,舅舅揭下外祖母的斗笠,示意外祖母坐下,他说道:“娘,你就在这儿安心坐着吧。”

我们麻利地披上蓑衣,朝储物房走。不一会儿,阿爹,宋九丈,舅舅挑着担子,小心翼翼地走向大门口,我们其他人每人拿着盖着藤编盖子的箩筐,陆续把箩筐搬到马车上。

门外停放着六辆黑色车厢的马车,我们和车夫互相作揖。

不一会儿,宋九丈和车夫向我们作揖道别,车夫驾马离开,我们走向厅堂,解下蓑衣和斗笠……

手拿荷叶的外祖母说道:“如歌,这荷叶要怎么做成‘碧筒’呢?你上次告诉过我,我有些忘记了。”

娘将荷叶梗弯折朝上,说道:“娘,这样就成了‘碧筒’。”

外祖母说道:“咱们喝点温酒,为灾民祈福!祝愿灾民平安健康!”

我们纷纷拿起荷叶,说道:“祝愿灾民平安健康!”我们喝下“碧筒饮”……

饭后,我们帮爹娘收拾桌子,我问道:“阿爹,朝廷需要哪些赈灾物品呢?”

阿爹回道:“茶叶,旧衣裳,旧薄被,饭囊,蔬菜,驱除风寒的药材。”

马蹄声渐渐近了,门外传来敲门声,我和言律穿上蓑衣,我戴上斗笠,走去开门,头戴黑色垂脚幞头,身穿绿色官服,腰间束着镶银的革带,身披蓑衣的公孙皓和我们互相作揖,他走进厅堂,和长辈们互相行礼。街道的树下拴着一匹黑马。

阿爹给他倒上热茶,公孙皓说道:“沈大丈,我的同窗今日负责运送虹桥附近的灾民到开宝寺,他说巳时有一户灾民要求他在旧曹门街停下马车,他看到灾民往你家走了,请问你们和那户灾民认识吗?”

阿爹回道:“认识,他们是我娘子的娘,弟弟和弟媳。”

公孙皓又问道:“请问他们需要什么赈灾物品呢?”

外祖母说道:“小官人,咱们不需要赈灾物品。”

公孙皓说道:“好,晚生还要去开宝寺统计受灾人数,晚生先告辞了!”

公孙皓起身,他和我们互相作揖道别,不一会儿,马蹄声越来越远。之前离开我家的那位车夫已经回来了。

舅舅和舅母身披蓑衣,舅母头戴斗笠,他们从厨房向我们走来,舅舅说道:“我和娘子去通知二姐他们一家人,晚上一起过来吃个便饭。”

舅舅和舅母和我们互相作揖道别。

言律披上蓑衣向我们作揖,他说道:“我此刻要去一趟虹桥平安街。”

我说道:“郎君,我们在这里等你回来。”

舅母问我们:“言律是要去那边忙公事吗?”

外祖母说道:“我让言律回我们家帮咱们看看家禽。”

舅母说道:“言律,若它们还活着,你给它们多喂点青草。”

“唯唯。”言律回道。

舅母又说道:“姜郎,咱们一起把‘腰舟’解了,阿姑早晨一直念叨着官牛,咱们就让言律把‘腰舟’拴在官牛身上吧!”

舅舅说道:“行。”

舅舅和舅母解下“腰舟”,陆续递给言律,言律双手接过“腰舟”,他把“腰舟”装进官服的衣袖中。

外祖母解下“腰舟”说道:“媳妇,言律有法子让官牛入城,咱们的‘腰舟’,都拴在猪的身上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