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天书吧>汴京议和 > 第102章 暴雨二(第4页)

第102章 暴雨二(第4页)

阿爹回道:“不是,那是跟鞋袜一样的随身物品。”

头戴斗笠,身穿黄褐色僧袍,圆头木屐,身披蓑衣的尼姑站在装着蔬菜的驴车旁边对官员行“合十礼”,官员作揖回礼。尼姑说道:“施主,那位女施主捐赠的物品,对一些受灾的妇女来说,相当重要,希望施主可以按女施主的建议分物品。”

官员说道:“龙捷指挥,你把所有物品均分,物品先送到尼姑庵,再送到其他赈灾点。”

“诺。”龙捷指挥和官员作揖道别,他自己驾马离开……

车夫用水囊喝了一些热茶说道:“我终于想明白,为什么今日官员的马车要挂军旗了,今日这么多赈灾物品,若是装错了,送错了,都会影响灾民的生活。”

官员问道:“尼师,尼姑庵如今还缺什么物品?尼师可以多拿一些物品过去。”

尼姑说道:“施主,尼姑庵缺少红糖。”

官员从衣袖里掏出一本红册子,他翻看册子说道:“尼师,今早有人捐赠红糖,咱们开封府的官员都放到红色车厢的马车里了,我差人给你们送去。”

尼姑回道:“多谢施主。”

官员说道:“不客气。”

尼姑行“合十礼”道别,官员作揖道别,她乘坐驴车离开,跟她同样打扮的尼姑驾驶驴车离开……

官员收起红册子,他对一位头戴黑色展脚幞头,身穿绿色官服,乌皮靴,背对我们整理物品的官员说道:“王判官,你会骑马,劳烦你把红糖送到尼姑庵。”

“唯唯。”官员回道。

官员说道:“王判官,你等一会儿,我找人给你借一件蓑衣。”

官员回道:“唯唯。”

阿爹说道:“官人,我们快回家了,我的这件蓑衣可以赠予那位官人。”

官员说道:“多谢丈人。”

“不必客气。”阿爹说道。

官员转过身子,我们和王君授互相行礼。

阿爹解下蓑衣问道:“师约,今日你们通济坊积水严重吗?”

王君授回道:“沈大丈,通济坊今早寅时积水二尺,虎翼指挥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我们撤离。”

阿爹说道:“景龙门街和旧曹门街没什么积水。”

阿爹把双手蓑衣递给王君授,王君授双手接过蓑衣回道:“多谢沈大丈。”

阿爹说道:“不用客气。”

阿爹说道:“师约,你家受了水灾,今晚你可以来我家居住。”

我说道:“王兄,今晚你也可以来‘孟宅’居住。”

王君授说道:“沈大丈,沈娘子,我们开封府的所有官员今晚都在开封府暂住。”

官员催促说道:“王判官,你尽快把红糖送过去,咱们这儿的赈灾物品快堆满了。”

王君授说道:“韩主薄,晚生马上离开。”

王君授披上蓑衣:“沈大丈,沈娘子,我先去送赈灾物品了。”

我们和王君授互相作揖道别。

我和阿爹把马车内一个红色的木箱搬出来,我朝青色棚子那边望去,一些头戴黑色幞头,身穿绿色官服,束着腰带的官员端着碗,拿着筷子,坐在藤墩上吃饭。有两位官员在忙活,我和阿爹走向第五个青色棚子,棚子下面铺着一层草席,草席上放着一些木箱和一些箩筐,箩筐里装着各式各样的荷包、搭膊,挎包。

两位官员头戴黑色垂脚幞头,身穿官服,束着腰带。一位身穿紫色官服,束着薄金带的官员坐在放着笔墨纸砚,笔架,玉石镇尺的桌子前,他执起毛笔,在一本册子上记录文字。一位身穿绿色官服,束着腰带的官员坐在藤墩上,低头清点放在地上的一个大木箱,大木箱里装着黄金。

官员数完了黄金,起身说道:“韩计相,苏子瞻的书迷捐了七百九十九两黄金。”

官员又说道:“韩计相,又有人来捐款了!”身穿紫色官服的官员起身,我们和二位官员互相作揖。

阿爹从衣袖里拿出一个红色搭膊,他把搭膊双手递给身穿紫色官服的官员说道:“韩计相,草民要捐款!”

韩计相双手接过搭膊,他把搭膊放在桌上问道:“丈人可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

阿爹回道:“草民叫沈观。”

我双手抱着比较重的木箱,我用尽全力,伸直手臂,把木箱递给身穿绿色官服的官员说道:“小官人,这是臣妇和家人的捐款。”

身穿绿衣的官员给按摩手臂回道:“劳烦小娘子把木箱放到藤墩旁边,方才下官数钱数到手抽筋,下官想休息一下。”

“好。”我把木箱放到藤墩旁,阿爹也过来帮忙。

韩计相问道:“方才丈人为小娘子帮忙,想来二位是熟识的,不知二位可认识账本?”

我回道:“晚辈会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爹回道:“官人,这是草民女儿,草民熟识账本。”

韩计相把搭膊里的钱财拿出来,搭膊里装着十两黄金,不一会儿,他把钱财放回搭膊,他把搭膊放进箩筐里。

韩计相接着问道:“请问你们能否辨别钱财的真假呢?”

我和阿爹回道:“能。”

韩计相继续说道:“劳烦二位亲自登记一下你们的称呼和捐款,今日汴京的‘腰舟’和水囊紧缺,我要去太平兴国寺找一下曾尚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