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拿着鱼盆进了厨房,阿爹把书房里的山水画卷轴拿出来,阿爹打开卷轴,挂在走廊的墙上,我们都过去围观。
阿爹对郭忠维说:“郭郎,这幅画是我在相国寺买的,是别人转卖的,虽然上面有郭熙的印章,但是我听说汴京有人擅长临摹郭熙的画,你帮我看看这幅画是真迹还是临摹的呢?”
郭忠维端详着画,说:“沈大丈,你们看,这幅画落款了年月,画的是春天的嵩山。每座大山都有不同的最高点,山与山相连,曲折连绵的高山从四面八方延伸出来,山有气势。夫子曾说,‘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嵩山多好溪,山下有河水。夫子说过,‘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此画符合条件,晚生可以确定,这是夫子所画。”
阿爹满意地说:“我很喜欢这幅画,看来我要好好珍藏啊。郭郎,你家夫子平时喜欢喝酒喝茶吗?”
郭忠维说:“夫子平时喜欢喝茶,不喜饮酒。”
阿爹说:“你以后若是有空,可否帮我带些茶叶,赠予你夫子?”
郭忠维说:“唯。”阿爹说完,收好卷轴,放进书房,然后进厨房给娘当帮手。
郭忠维问:“清容,你家里还有多的白色团扇吗?我想买两把扇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说:“有的。今天端午,我把团扇送你便是。”我进房间拿了扇子,郭忠维又问:“清容,我可以借点笔墨纸砚吗?”
“好。”我从书房拿出笔墨纸砚,木制笔搁,郭忠维在扇子上作画。
郭忠维说道:“子定,这两把扇子是我回赠给你的,你平时有没有什么喜欢的花草,我可以在上面作画。”
“忠维,我喜欢竹子。”言律说。
郭忠维在两把扇子上画了竹子,回赠言律。言律接过扇子,放进木箱。
我问敏敏:“敏敏,你这次要在汴京待多久呢?”
敏敏欢喜地说:“清容姐姐,我要在汴京待十一天。”
门外有人念着童谣:“稻李袋子挂腰上,解了粽叶比短长。”门外响起敲门声,我见到了秋云。
秋云扎着头,提着竹篮,竹篮里装着粽子,银色的拨浪鼓和团扇。额头上写“王”,穿着杏色上襦,淡绿色短衫,淡紫色印花裤子,笼鞋,腰上挂着艾虎香囊和“道理袋”。秋云放下竹篮,我们互相“万福礼”,秋云迫不及待地问:“清容姐姐,敏敏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好想她。”
“敏敏今天回来了。”我笑着说。敏敏跑过来,她们互相行“万福礼”。
“敏敏,端午安康。”秋云笑眯眯地说。
“秋云,端午安康。”敏敏高兴地说。
“我教你念一童谣,这是清容姐姐写的,童谣里说了一些习俗物品,你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忘记戴在身上的东西。”秋云说。
“秋云,你念吧。”敏敏说。
“五月初五是端阳,草药熏香香满堂。儿童额上写个王,五彩丝线绑手上。稻李袋子挂腰上,解了粽叶比短长。”秋云念着。
“我身上佩戴的东西都齐了,你呢?”敏敏问道。
“我身上戴的物品也齐了。”秋云说道。
秋云把竹篮递给敏敏,敏敏从大木箱里拿出粽子和团扇,毽子。秋云对敏敏说:“敏敏,你明天还会在清容姐姐家吗?”
“在。我要待到召南姐姐成婚,我再回去。”敏敏说。
“好,我马上要回去吃饭了,下午我还要随我爹娘去拜访亲戚,我明天再来找你。”秋云说。
“好。”敏敏说。秋云看了看敏敏,她指着牙齿,笑着说:“我们的下牙都缺了。”
敏敏笑着说:“那我们就是缺牙朋友了。”秋云和我们互相行“万福礼”道别。
敏敏说:“清容姐姐,你好厉害,还会写童谣,听着都很顺口。”
我笑着说:“谢谢敏敏。”
娘在院子里找了一些野草,我们玩了一会儿斗草,谁的草先断谁就是输家。阿爹和娘斗草,娘赢了。我和敏敏斗草,我故意输给敏敏。言律和郭忠维斗草,郭忠维输了。
门外有僧人报时:“午时到。”阿爹从房间里拿出一碗浆糊说:“娘子,我去门外贴‘午时符’了。”“午时符”是道观的道士,免费赠予大宋百姓的黄色符纸,上面用朱砂书写咒语。每逢端午节的午时,把“午时符”贴在大门上,可以防疫辟邪。
娘说道:“沈郎,你贴完‘午时符’,进厨房帮我端菜。”
阿爹说道:“好。”
没多久,阿爹端着浆糊碗回来,他把浆糊放到他房间,进厨房帮娘搭把手。我把信封和我今天收到的所有团扇放进房间,进厨房帮爹娘端菜。
今天娘做了六菜一汤,有一道菜是“清蒸淮白鱼”,其他的菜,大部分是敏敏爱吃的。阿爹拿出酒囊和一坛前几天泡的菖蒲酒,问:“临风,你会喝什么酒?”
“米酒。”郭忠维说。
“言律,临风,你们可以尝试着喝下白酒,你们现在还年轻,以后的交际应酬,少不了白酒。”说完,阿爹从厨房拿了两个酒杯,他倒了一半的白酒在酒杯里。阿爹把酒杯推到他们面前,说道:“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