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说起这事儿的时候,骆老头儿给她发了私信。
——「我正好有个朋友在那边,是有真本事的,这是他的联系方式。」
乔冬悠上网查了下这个叫井子安的人,发现对方是实打实的大漆非遗传承人,承的便是福州那一派技法,创作不多却每一个都非常有分量。
「谢谢骆爷爷,等学习回来我请您吃饭。」
第42章醋了
乔冬悠背了个随身小包,所有东西都是到当地再买,轻装上阵。
她简单休整後,带上礼物去拜访井子安先生。
大漆这个行当,需要耐得住性子,又难出成就,愿意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先生怕一身手艺就此失传,一大把年纪了还没歇下。
骆寅和他打招呼说有人想跟他学技法的时候,他想的不是什麽独家技法不外传,而是满怀期待。
乔冬悠买了些营养品,还特地带了一副她最近做的漆画,让井子安先生看看她的水平。
老先生一看,高兴得直点头。
「好好好,虽然手法还很稚嫩,但看得出来你能静得下心。」
井子安年纪大了,总觉得不知道哪天躺下後就再也起不来,因此乔冬悠一到,直接带着去看泥银彩绘的成品。
成品都是他以前做的,不同时期的都有。
一边看一边讲解:「这种技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银替代白色颜料,调制後用手掌敷色。」
敷色和上色是不同的,敷上的颜色很薄,又称薄料。
乔冬悠不是新人,有底子在,学得很快。
当天下午,就开始跟着井子安练实操。
老先生的做法很传统,每一步都是自己动手操作,他说:「我们这些手艺人啊,不能太依赖别的东西,要自己一个人也能做出来才好,这样手艺不容易断绝。」
乔冬悠点头,认认真真跟着学。
第一步,是整理胎板。
泥银是采用敷色的方法,附着力有限,对胎板的要求非常高。
平整丶乾净是最基本的,否则容易出现开裂等情况。
再然後,是研磨银泥,这是个费时间的细致活。
乔冬悠跟着老先生一起,把上百张银箔分批放在石板上,倒上广油一点一点磨。
「动作要慢,急不得。急了啊磨的时候会让温度变高,颜色就不亮了,不出彩。」
两人忙活了一下午,才勉强弄完。
井子安岁数在那里,体力不如年轻人,乔冬悠不敢让他累着,到点儿就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东西,恭恭敬敬离开。
她来这边本就是为了学习,因此定的酒店并不远,出门後拐两个弯儿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