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天书吧>秦唐之好作者晏央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既如此,寡人派几个人跟着他就是。」嬴政放下茶杯,一双黑眸幽深而又?晦暗,明明那?般平静,却无端端让人生出了一丝凉意。

为了不让自己的心思?轻易被人洞穿,嬴政早已学会了如何?克制自己的表情。

他情绪极淡,但从他的眼神中,李令月能够感受到他情绪的细微变化。

一个从未被嬴政放在?眼中的近侍,竟敢如此挑衅嬴政的权威,这无疑令这位年轻的秦王感到不快。

但嬴政也?不至於因为跑了一个赵高而大动肝火,毕竟,只要他想,他随时都可以把赵高给抓回来。

赵高不是重点,兴许嬴成蟜才是。

李令月试探性?地开口道:「赵高这等小人,人人得而诛之。陛下若是想要保全?公子成蟜,便不该由着赵高接近公子。」

嬴成蟜本就有些小心思?,是嬴政临时更换了他的封地,将他在?长安乡的势力拔除了大半,他才不得不暂且沉寂下来。

若是任由赵高接近嬴成蟜,赵高为求自保,定会竭尽所能劝嬴成蟜造反。嬴成蟜若成功了,赵高便不必再?东躲西藏,即便嬴成蟜失败了,他也?可趁乱离开秦国。

如果嬴政当真想保这个弟弟,就该将他严格管束起来,不该给他犯错的机会。

嬴政却眯了眯眼:「寡人已经给过嬴成蟜一次机会了。若他这次能不被赵高蛊惑,他从前做的那?些事,寡人便既往不咎。若他贼心不死?,便和赵高一起上路吧!」

「陛下心中有数便好。」秦王如何?处置叛变的下属和弟弟,李令月不好插手,她很快就将话题转移了开来:「接下来,陛下还想知道些什麽?孤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寡人想知道,在?後世之人眼中,大秦因何?而亡?仅仅是因为赵高跋扈,秦二世昏庸残暴麽?」

因这次话题的主角是赵高,李令月便着重向?嬴政讲述了赵高在?灭亡秦国国祚一事上的「丰功伟绩」,其他方面?甚少提及。

但嬴政却敏锐地察觉到李令月话语中的未尽之意。

秦国自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立国以来,至秦朝立,而後二世而亡,国祚延续五百六十三年。

仅仅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与一个跋扈的权臣,便可让秦国五百六十三年的国祚彻底断绝麽?

看看隔壁那?魏赵韩等国出了多少代昏君,即便他们把国家折腾得乌烟瘴气?丶国力衰微,亦能苟延残喘那?麽长时间,为何?强悍如斯的大秦在?那?秦二世手中不过短短三年便亡了?

始皇帝的那?个秦朝,到底出了什麽问题?

「朝代的兴亡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後世之人观点不一,孤也?只能与陛下分享一下孤的看法。」

李令月道:「君王昏庸,佞臣当道,是秦亡的直观原因,然?而根本原因,却在?於陛下试图以战时之法,治理大一统之国。」

嬴政愣了愣:「寡人?」

「是。」李令月点头:「秦朝灭亡的隐患,从其建立之时,便已埋下。」

「世无万世不移之法,秦国上一次变法,是在?百馀年之前的秦孝公与商君变法。因商君变法致使国强,使秦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於是始皇帝过於迷信商君之法。」

「即便百年後格局与百年前大为不同,即便始皇帝已不再?是秦国一国国君,而是天下之主,始皇帝却也?没有想过动一动秦法,让秦法更符合当时的大环境。」

当然?,秦始皇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参照物,犯错在?所难免。

只是,这试错成本实在太高了,一着不慎,数百年基业毁於一旦。

李令月心知肚明,即使她现在在这里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过是事後诸葛,从结果倒推根源。

他们这些後世之人若是处於当时始皇帝的位置上,未必能做得比始皇帝更好。

因而,她不会仗着自己的「先知」,而产生傲慢之情。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陛下听听就是。」

李令月表示,在?这方面?,她也?是纸上谈兵,只能为嬴政提供一些思路。最终要如何做,还得看嬴政的。毕竟,这秦国,是嬴政的秦国。

「变法……」嬴政喃喃道。

李令月说的话,其实不难理解,战时该有战时的律法,治世自然?该与战时不同。

可对於嬴政而言,他从未见过治世,这治世之法,又?该是怎样?的?

当嬴政往这个方向?思?考的时候,他心中其实已经倾向?於按照李令月所言,再?次掀起一场变法风波了。

至於这法究竟是该在?灭六国之前变,还是在?一统天下之後变,他还需再?斟酌一二。

既然?已知面?前是一条死?胡同,嬴政便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至於变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重重阻碍丶血流成河,嬴政并不畏惧。

先祖能够做到的事,他自然?也?能做到!

嬴政看向?李令月,郑重地道:「太女曾言,那?取代了秦的汉,承袭秦的制度,国祚却延续了四百馀年。不知太女可否将汉的律例罗列一些出来,供寡人参考?」

即使要变法,也?总得知道大致该往什麽方向?变,他才能有个章程。

至於变法的人选,嬴政心中也?有了数——在?李令月的叙述中,与赵高一起矫诏亡秦的,还有时任丞相的李斯。<="<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