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首都国际会议中心。
“科学界同仁、学者以及在座的每一位对科学充满好奇的朋友,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一个既神秘又引人入胜的话题——人死后,量子态信息是否真的会以某种微妙的形式弥散于宇宙之中?这个问题不仅触及了生命科学的边界,也深刻关联到量子物理学的核心理论,是科学探索中一个既古老又前沿的议题。
首先,让我们从量子力学的基石谈起。量子态,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基本概念,它超越了经典物理中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引入了概率与叠加态的概念。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之中,直到被观测时才“坍缩”到其中一个确定状态。这种非局域性和不确定性,构成了量子世界的基本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将视角转向生命科学。人体,这个由无数分子、原子乃至量子粒子构成的复杂系统,其生命活动无疑也遵循着量子物理的法则。虽然生命科学的宏观现象往往难以直接用量子理论解释,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的双螺旋结构、蛋白质折叠、甚至神经信号的传递,都可能蕴含着量子效应。特别是,大脑作为意识与记忆的载体,其内部复杂的神经网络活动,可能正是量子纠缠、叠加态等非经典现象的宏观体现。
现在,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人死后,量子态信息何去何从?传统观念认为,生命终止意味着信息的终结,但量子力学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根据量子信息理论,信息不是物质,它不会因物理实体的消亡而消失,而是可以在量子态之间传递和转化。这意味着,当人体细胞死亡、分子分解,原本储存在其中的量子信息,理论上可以通过量子纠缠等机制,以极其微妙且难以察觉的方式,与周围的量子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弥散至整个宇宙。
这种弥散并非简单的物理扩散,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信息传递方式。量子纠缠,作为量子力学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允许两个或多个粒子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瞬间感知对方的状态变化。因此,可以设想,人死后的量子态信息,可能通过纠缠链,与宇宙中的其他量子系统建立联系,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信息网络。
当然,这一理论目前仍处于假设阶段,尚未有确凿的实验证据支持。但正是这种未知和探索的精神,驱动着科学不断前行。未来的研究,或许能够利用先进的量子计算技术、量子传感器以及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设计实验来检测这一假说。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研究濒死体验、意识转移等现象,寻找量子态信息在生命终结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迹象。
总之,人死后量子态信息是否弥散于宇宙之中,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学问题。它不仅挑战了我们对生命、死亡以及宇宙本质的传统理解,也为探索意识的本质、量子信息的永恒性乃至宇宙的全息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
沈芳群教授的报告渐渐步入尾声,大左不经意间捕捉到小左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仿佛一股新生的活力在他体内涌动。
此时,主持人转向满座的听众,宣布道:“接下来是互动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踊跃提问。”话音未落,一位听众已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未等主持人递上话筒,他径直穿越过道,迈向讲台,直面沈芳群教授,抛出了一个问题:
“请问沈教授,如果我能实施一项实验,或者利用一种名为‘量子回溯探测器’的工具,在浩瀚宇宙的量子波动中探寻,是否有可能捕捉到某位已故之人遗留下的量子信息痕迹呢?”
此言一出,整个报告厅瞬间沸腾,议论声四起。
沈芳群教授一眼便认出,这是她的学生大左的双胞胎弟弟左希宸,心中顿时明了。她微笑着,“当然有可能,我也正在设计这样的实验……”
…………
远在伊犁河谷的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田伊娜家里的玫瑰花田已经焕然一新,尤其是3号基地,已栽种上了全新的玫瑰品种,生机勃勃。其他各个基地的玫瑰花也竞相绽放,绚烂夺目。在这片花海中,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采摘工作。
田素一进门就兴奋地朝妻子阿依古丽喊道:“阿依古丽,今天真是个好消息!送去检验的玫瑰花,质量报告好得不得了,连农科所的张老师都说我们管理的好!”
阿依古丽闻言,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但随即又流露出一丝遗憾:“真是让人欣慰,不过想到3号基地的玫瑰还得再等两年才能长起来……”
田素笑着安慰道:“别太担心了,连艾孜买提(伊犁精油加工企业的负责人)都说咱们家的玫瑰之所以这么好,肯定是种了棵‘古尔佩里’(花仙子)。”
阿依古丽被丈夫的话逗乐了,眼里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哈哈,他说得没错,我们家确实有‘古尔佩里’,不过不是种在花田里,而是咱们的女儿伊娜。她就是咱们家,不,应该是全县最美的‘古尔佩里’!”
两人相视而笑,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远在首都的女儿田伊娜。
…………
华科园区。
李博远正在认真地审阅小左提交的实验计划书。这份实验计划是关于‘量子回溯探测器’的,里面提到了将和华夏美术学院【艺术治疗与超自然探索实验室】的沈芳群教授团队一起合作。
该实验的核心目标,是在现有“量子引力效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宇宙中那些可能携带着重要信息的粒子信号。具体而言,实验分为两大方向:一是利用粒子的量子纠缠特性,尝试寻找并确认其他宇宙中存在的未知粒子;二是捕捉并分析这些携带信息的粒子信号,进而重建其内在的信息结构,揭示宇宙的深层奥秘。
在合作分工上,小左所在的华科实验室将主要负责技术层面的研发工作,包括量子探测器的设计与优化、量子纠缠态的操控与测量等关键任务。而沈芳群教授团队,则凭借其在艺术治疗与超自然探索领域的技术,负责从人类潜意识探索宇宙中的粒子信号,并构建完整的信息结构。
“小左,你别告诉我你真的要去找芳菲的‘灵魂’?!”大左(左铭辰)对弟弟的执拗感到不可理喻。
“大左,都和你说了,这个是一次严肃的科学实验,你老板沈教授也是同意的。”小左(左希宸)坚定地回应着。
“你真的能找到吗,找到了又能怎样,她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你要清醒!”大左眉头紧锁,担忧地说:“沈教授也愿意陪你疯!”
“就是因为她不在这个世界了,我才要把她找到。”小左的眼神异常坚定,声音冷静而清晰。
华夏美术学院,艺术治疗与超自然探索实验室。
沈芳群教授正在电脑上处理着一些关键信息,她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鼠标,每一次点击都显得异常慎重,这些都是之前芳菲来实验室进行潜意识探索留下的宝贵信息,重新和这些信息建立物理层面的联系,应该能很快找到芳菲。
2024年2月初。
小左与沈芳群教授的合作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沈芳群教授、小左联通了视频。
“沈教授,我们已经成功捕捉到了与芳菲相关的‘量子态’信息,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直接解读这些信息。”小左汇报着。
沈芳群教授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思:“小左,我们已经从之前芳菲的潜意识提取了‘量子态’信息,但还需要激活。”
“那现在怎么办?”小左微微皱眉,显得有些焦急。
“两组数据是否能建立联系,我们先试试。”沈芳群教授回答。
“好的,那在哪做对接呢。”小左问到。
“来我们实验室吧。这里更合适。”沈芳群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
…………
“看来,这两组数据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它们无法相互读取或融合。”小左紧盯着超级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结果,语气中满是遗憾。
沈芳群教授闻言,沉思了片刻后说道:“这或许意味着我们需要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方法。我想,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宿主’,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愿意参与这项实验的‘志愿者’。或许,通过这位‘志愿者’的某种特殊能力或状态,我们能够找到连接这两组数据的桥梁。”
“这个‘宿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沈教授继续说道,“他她不仅需要对芳菲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还需要拥有开放而敏感的心灵,以便能够接收到这些量子态信息中的微妙信号。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在严格的伦理和安全框架内进行,确保不会对‘宿主’造成任何伤害。”
小左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渴望:“那么,沈教授,我们接下来就要找到合适的人了。”
沈教授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