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常照能信赖的人不多,如果可以,他希望时隅能够陪在他身边,给他支持。
时隅听得心情复杂,不由得想起陆常照之前遇袭的事。不难推测出,这就是那些阿谀奉承他的人做的。
陆老爷子让管家拿来陆常照的相册,时隅有幸见到了幼年版的陆常照。
他刚学走路时,倒没有长得比同龄人更高大,小小一团,是个粉雕玉琢的雪团子,葡萄眼很黑很大,呆呆地抱着有他身高一半的高达模型。
相册往後翻,他越长越大只,面对镜头开始不耐烦,神态颇有现在睥睨众生的风范。
时隅看到其中一张他拿着模型剑,挥剑指向其他几个牛高马大的男孩子的抓拍。画面拍到他冷峻的侧脸,相册上方写的数字是「10」,估计就是他十岁时拍的。照片里只有他是清晰的,其他几个四处逃窜的男孩子则快糊成鬼影。
陆老爷子对这张照片记忆犹新:「这是他十岁那年,他奶奶抓拍到的。他的几个堂兄合夥抢他的玩具剑,被他打哭了。」
这几个堂兄家里不让玩模型剑,毕竟是好动的男孩子,天性都对舞枪弄棒感兴趣。跟陆常照要,他自然不给,几个人一合计,乾脆明抢。
没想到吃不了兜着走,被小他们几岁的堂弟反杀,追得鬼哭狼嚎。
听了这话,时隅不禁想,难怪陆常照不怕他二伯。
原来他无论多少岁,都不会让人欺负,自己就能给自己讨回公道。
再翻几页,就到了尽头。大概是到了陆常照上中学的年龄,应该也不会再配合拍照。
时隅意犹未尽,他得到陆老爷子的允许,用手机拍下那张陆常照以一敌三打哭三个堂兄的照片。
收好相册,陆老爷子又接着说:「爷爷还不知道,小隅有哪些亲人,阿照也不会主动说这些。」
别说陆老爷子,就连陆常照,时隅都没有跟他细说过自己家的事。
不管怎样,既然见家长了,哪怕没有未来,现阶段也还是需要相互了解的。
既然陆老爷子讲了陆常照的事,礼尚往来,时隅也一板一眼地介绍他的家庭。
「我爸妈在我中学时出车祸去世,後面我跟伯父一家生活,上大学以後自己一个人生活,现在跟照哥住在一起。」
「至於其他亲戚,我爷爷奶奶很早就跟姑姑一家移民去了M国,我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他们。我妈是X国人,她来霖市留学认识了我爸。我妈那边的亲戚有我外公,舅舅一家。外婆在我小时候去世了,我没见过她,但是听我妈说,我跟她都长得像我外婆。」
他垂眼的模样,确实很像回忆里那人的面影。
他不禁低喃:「确实很像。」
时隅没听清,又不好意思让老人家再说一遍。
眼角馀光捕捉到一道熟悉的身影,他的注意力立刻转移。
「照哥,你回来了?」
第31章我会知无不言
所幸陆常照依旧衣冠楚楚,意气风发,他在时隅面前停下,接受他目光的检查。
确定他没事,时隅松了一口气:「你二伯呢?」
「该说的都跟他说了。」陆常照将手贴在他平坦的小腹,「饿不饿?」
不用他开口,陆老爷子起身,叮嘱管家:「人应该都到齐了,老秦,吩咐厨房准备上菜。」
本家大宅从外观看,房龄至少上百年,常年翻新维修的缘故,内部全是各种先进设施。房子被翻新了,住在其中的人却还爱遵循上百年前封建社会那一套。
老爷子刚出院,家宴饭菜很丰盛,以清淡口味为主,菜系很符合时隅的口味。
陆家的餐桌礼仪很严格,实行分餐制,按家庭分开落座,每家用一张长桌。
席间所有人都默契地不交谈,时隅没有吃饭说话的习惯,也就没开口。让他这种对他人情绪极其敏感的社恐,在此般凝重氛围下用餐,实在败胃口。
陆常照是全场唯一松弛感拉满的人。他不时给时隅夹菜,给他盛汤,叮嘱他别烫到。
离他们这桌最近的,是陆常照的二伯父一家。
二伯娘旁观多时,主动发话道:「小照的对象真有福气,叫小隅是吧?」
时隅嘴里塞着食物,对方很和气,他觉得不回答不礼貌,就点点头。
二伯娘温情脉脉地看着他们,感慨:「我怀孕那会儿,你二伯父也像这样,对我无微不至,连我吃饭都要亲自伺候才放心。多亏有他的照顾,我才轻松多了。等你以後……」她说到这里就打住,露出失言後懊恼的表情,「生小孩是很痛苦的,还有很多後遗症,不生也罢。你这麽瘦,多吃点。」
饭厅里很安静,连餐具敲击的声响都听不见,因而说话声格外清晰。
陆常照专心将鱼刺剔掉,给雪白的鱼肉淋上酱汁,舀进时隅的碗里。
他等时隅把鱼肉咽下,才慢悠悠道:「谢谢二伯娘关心,可惜我家没有皇位要继承,更不需要小孩养老。不过,人各有命,有的人,就算生一堆儿子也继承不了皇位,真可惜。」
他後面一句,将二伯娘懊恼的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那边埋头吃饭的五位堂弟不慎躺枪,赶紧整齐划一地将脸埋进饭盆,祈祷战火不要烧到他们身上。
陆煜明慢了几秒,才反应过来陆常照话里的意思,将筷子往桌上重重一砸:「你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