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元眸色微闪,道:“这桌儿上有主菜有配菜,有热菜有凉菜,有硬菜有充数的菜,这些菜不一定要每道都要吃。”
这老登不聊收购转聊菜品,就说明没聊到点儿上。
这桌子菜是按点评网友推荐点的,桌上只有雪绵豆沙没动筷,顾铮拿勺子挖一大口往嘴里炫,“点了肯定是要吃啊,不吃多浪费啊。”
“不想吃,非要吃它做什么?”
顾铮强压下被齁的不适,道:“刚没吃是没注意有这道菜,不想吃花钱点个摆设也没必要啊。”
姜永元也跟着舀了点儿雪绵豆沙,一语双关道:“确实,花钱买个摆设没必要。”
“这桌儿菜成本也就几百块,但饭店除了食材费用还要承担房租水电、人工费、品牌宣传费等,所以这菜价就贵了。”顾铮说,“我朋友想在我的广告公司投放广告,我若是一分钱不赚他,公司没有利润,员工得不到即时收益,久而久之合作就会很难持续。”
“利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倘若厂商收购价远低于工厂实际价值,厂商得不到利益,为什么要甘愿被收购呢?”
毕浩南坐拥百亿资产又有名企背书,姜永元跟毕浩南的关系显然比跟他更近,顾铮谈判没有优势,只能点到即止、委婉暗示。
姜永元再次点头,满上酒杯,道:“谢谢你的提示,收购的事儿,我会慎重考虑。”
顾铮饮尽杯中酒,说:“谢谢您的时间。”
*
出师未捷,顾铮火速回俞城搬救兵。
澜海商务销售年入5-10万,年销售额不过百万;KA平均年入20-30万,年销售额不过千万;年薪百万的KA,年销售额过千万,在广告行业当属凤毛麟角。
顾铮入职仨月,签了俩框架,年销售额1500万。
销售这工作,有资源就容易,没资源就难。
林奕然赏识顾铮,经常带他一起谈单,将谈判思路、话术、技巧倾囊相授。顾铮年前跟林奕然说了多空对冲项目,说自己年后够呛有时间上班,委婉表示想离职。没想到林奕然仔细盘问过项目后投了一千万,说澜海考勤不严,在这儿上班是副业,别耽误主业赚钱。
林奕然为了将顾铮留在KA,给了他最大限度的自由。
“小顾啊,帮哥整个表呗。”胖子边擦鱼缸边说。
“张哥啊,我最近刚签俩客户,手头活儿挺多的,要不你找马哥帮你做吧。”
马哥就是旁边儿经常啃苞米的老大哥,他已经俩月没开单了。
顾铮这话一是指自己签了两单今非昔比,二是暗讽人效低的KA没资格指挥人效高的KA做表。
一语双关,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老大哥闻言虎躯一震,胖子放下鱼缸,陈夕挑眉,“行事儿了你,平时不来上班,签俩客户找不到北了?”
林奕然能给他一千万,就说明手里远不止一千万,陈夕每月销售额都过百万,这两口子年销售额没准儿过亿。
顾铮认怂,“没行事儿,还有问题想向陈哥请教呢。”
陈夕:“说。”
“我跟竞对一起谈业务,甲方老板跟竞对关系好一些,我没有客情,想在短期撬行,要怎么做?”
胖子接茬,“就是谈生单呗。”
“生单?”
这单还分生的和熟的?
胖子点头,“KA攻坚关键客户通常需要大半年,客户通过认可你的人来购买你的产品,这种先处关系再签约、瓜熟蒂落的单是熟单;极少数有一定关系但又没那么熟的客户,通过关系来切入产品,在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期限内签约的,就是生单。”
“那生单和熟单,哪种更难签啊?”
“当然是生单。”胖子说,“熟单是通过长时间公关,让客户对你知根知底,从而产生信任。客户信任你后,你就是卖坨屎,他都能笑着接受。”
顾铮一个头两个大,姜永元跟毕浩南认识10多年,姜永元没准儿能真的笑着接受坨屎呢。
“我想短期签约生单,就没什么办法?”
俩KA齐刷刷摇头,陈夕若有所思,顾铮鬼哭狼嚎,“陈哥救我!”
陈夕回忆道:“签第一个关键客户之前,所有人都说他家无法跟澜海合作,就连林哥也不想把开发客户的权限给我。我那时缺钱没办法,就硬着头皮在甲方那耗着,老板不待见我,负责人给我穿小鞋,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瘦了十多斤。那时心中就有一股劲儿,一个月内往甲方那跑了36次,现在想想觉着挺傻的。”
“那时竞对是甲方老板娘侄子的公司,我通过跟负责人软磨硬泡搞到甲方老板的真实需求。老板摇摆不定,我就天天往他跟前儿跑,也不过度承诺,就是用尽一切手段不让他跟竞对签协议,拖到甲方到市场营销节点,不得不做选择。”
“社会鱼龙混杂,耍心机的销售很多,老板或许就是看上了我这股傻劲儿,最后选择了澜海。”
回想过往,陈夕心中似有一团火,坦诚炽热。
“所以当竞对强劲、签约客户困难很大时,推进还不如拖着。只要先让老板不跟竞对合作,拖到甲方营销节点,或许就柳暗花明了。”
“做销售的,胜者为王。现在与其去想如何签约,不如去想如何不让甲方与竞对签约,把甲方对他们的好感度都耗光,你就赢了。”
“加油,顾铮,你可以的。”
第29章日暮穷途
元宵节前,顾铮经常住在北市,就跟只癞皮狗似的粘在姜永元身边,说是“要跟姜哥学习生财之道”,端茶倒水拎包开车一样不落,将伺候林奕然那一套复刻到姜永元身上。
刚开始姜永元不太习惯,但顾铮是王局介绍来的,他不能撵人;之后顾铮摆出勤奋好学的姿态,决口不提收购,年过半百的企业家多少都有点儿爹味儿,姜永元好为人师,给顾铮上课能让他获得成就感,二人关系日益熟络;现在姜永元已经习惯这只小尾巴,谈不要紧的生意时会带着顾铮,饭局前还会问他有没有忌口。
顾铮经常挑收购诈骗的财经新闻与老师探讨,姜永元看上去憨厚和善,实则精明得很,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按兵不动,在顾铮接二连三地撺掇下,就一直没签纽腾的收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