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繁华,各种好吃的数不胜数,他之前也没想起来胡辣汤这回事儿,还是前几天他娘张罗食堂的菜单时他才後知後觉意识到北宋年间的河南既没有胡辣汤也没有油条。
胡辣汤和油条多适合出现在食堂,不行,他小小苏就要提前不知道多少年把河南的特色之一给苏出来!
发力吧!金手指!
昔有「景哥儿田里吃草」,今有「景哥儿厨房煎药」,在老苏形象的描述之下,苏小郎可谓是忍辱负重备尝艰辛。
上次是他爹眼瘸,这次也不怪他,胡辣汤看上去就是这个样子,他只是做个饭而已,干嘛一副他要把全家人毒死的鬼样子?
过分了啊!真的过分了啊!
有本事汤熬出来都别喝!
当然,最终全家都真香了,不然也没有现在食堂牌子上写着的油条和胡辣汤。
周勤慢慢品着碗里的汤,汤汁粘稠入口顺滑,里面的羊肉也很有嚼头,胡辣味恰到好处,一口接一口令人欲罢不能,「景哥儿,这也是你们眉州的特産?」
都说蜀道难,可蜀中山清水秀好东西实在多,等将来有闲暇他一定过去游玩,重点就是他们小同窗的家乡眉州。
苏景殊咽下口中的食物,让他别决定那麽早,「眉州偏远,那边没什麽好的,还是京城更好。」
什麽眉州特産,这是河南特産!
孙直讲对眉州的评价其实没有错,那地方山水居奇,但也可以说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周勤学问极好,将来考中进士去富庶大县历练几年再回京青云直上多好,何必想不开往山沟沟里钻?
周青松飞快的干掉一碗去盛第二碗,坐回来後跟着说道,「就是就是,京城多好,景哥儿全家都搬到京城来了,可见眉州除了好吃的也没什麽好的。」
周勤:……
算了,他不和二傻子计较。
不过话说回来,景哥儿好像从来没说过为什麽举家办到京城来。
进京赶考的学子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只身进京,就算有些带着妻子儿女一起,也不会和苏家这样几乎不留後路。
尤其苏家家底不菲,能在京城买下那麽大一座宅在,在眉州更是差不到哪儿去,这般举家搬迁到京城肯定有内情。
这种事情景哥儿不说,他们当外人的最好当做不知道。
食堂离学舍近,吃饱之後的午休非常惬意,苏景殊懒洋洋的趴在桌上晒太阳,还没悠闲一会儿就被孙直讲喊了出去。
小小苏下意识回道,「胡辣汤不是眉州特産,眉州没有胡辣汤。」
孙直讲:……
「谁问你这个了?」
苏景殊眨眨眼睛,「那您找我什麽事?」
孙直讲神神秘秘,「今天下午是梅先生的课,梅先生得知我们苏小郎灵慧过人,特意喊你去考校一番。」
苏景殊:!!!
怎麽还带突击考试的?
孙直讲看他紧张起来,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说是考校,其实就是说说话而已,不用担心。」
苏景殊小心翼翼,「孙先生,我多问一句,请问梅先生认识我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