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食堂吃饭之前,几人用小背篼背了两趟,才把笋子都转移到了于家的坝子上。
于家一天要上交一百八十斤处理好的鲜笋,换成家里的大背篼就是满满当当两背篼。
兰澜站在坝子上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他们上午大概完成了一百五十斤,下午再干点就能达标,再加上早上于家爹娘挖回来,和往常上交的数量差别不大。
剩下的可就全是他们能昧下的了!
多有动力的劳动啊!
等几个人去食堂吃完饭,兰澜把早上徐文津给的几颗糖分给了石头二丫,让两个小孩高兴极了。
浑身的酸痛都消失了,只知道努力干,跟着大姐有糖吃。
兰澜还用竹筒装了些水上山。
上午疏忽了,没带水,高强度劳动之后,口渴得不行,只能喝小泉眼里的水。二丫和石头很习惯,兰澜不行。
山泉水冰凉甘甜,但是兰澜总感觉里面有寄生虫,十分抗拒。
一上午差点把她渴死了。
想着还完债了之后,还要去乡里的医院买点打虫药,给家里几个弟弟妹妹吃。
上午石头也出来帮忙拦于爹,让兰澜真的把对方当作自己人了。
毕竟真心换真心。
有啥也想着对方,至于几个小的,也不计较,都安排上。
兰澜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招呼徐文津:“你看我还带了家里晾好的开水,咱渴了就喝开水。”
徐文津看见兰澜用韧劲十足的藤蔓,和竹筒制作的斜挎水壶,真觉得喜儿这小丫头,和山村小孩有很大不同。
在家属院,都还有很多家属,会直接从井里打生水回家喝。哪怕家属院一直开大会说喝生水的坏处,也无法改变她们坚如磐石的认知。
徐文津的妈妈曾经无奈地说:“只有她们家里出现喝生水惹出来的大毛病,她们才会做出改变。”
不懂预防,只有吃到痛了才会骂骂咧咧的改变。
从支书家背了大背篼拿了挖笋工具出来的徐文津,笑了笑:“那你的水可就不够喝了,我带了军用水壶来的,明天我也带一壶烧过的水来,那就够喝了。”
中午之所以没带是想着喜儿她们可能喝生水习惯了,自己标新立异的说教,可能让他们心里有想法。
所以徐文津本来准备一直和石头一样,渴了就喝泉水。
大不了回家属院之后,他多吃两颗打虫药好了。
兰澜也不觉得不好意思,高高兴兴地回答:“那太好了,水分充足,我感觉自己更有力量了!大家加油!冲啊!”
又是勤勤恳恳的一下午,依旧是收获满满。
兰澜还在湾子里的小溪流里抓到了两尾小鱼呢,高兴的她眼睛都亮了几分。
肉哎,徐文津果然旺她。
干脆地简单处理了一下,用芭蕉叶包上,糊上泥,点了一个小篝火扔在里面烧了起来。
好在烟子不大,又不是在村里,没人会来抓她们。
等小篝火熄灭之后,两尾小鱼也熟透了。
兰澜拿大石头把土疙瘩砸开,掀开焦黄的叶子,一股蛋白质的香味,配着鱼腥味冲进了她的鼻子里。
也引得几个小孩直咽口水。
二丫:“姐姐,能吃了吗?”光说话就有一种口水包不住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