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涵,你怎么回事,我看你这几天状态不对。”
一次下体育课,回班级的路上,宋向上故意和刘艺涵结伴而行,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有事一定告诉我,大家都是朋友,能帮你出主意。”
刘艺涵沉默着驻足,足足过了一分钟才道,“我自己的事,你帮不上忙的。”
“我妈回上海了。”
刘艺涵一句话,宋向上当即明白过来。
刘艺涵父母因为回城问题闹离婚,已经好几年了,本以为会缓和,没想到在今天变成现实,这时候一切安慰都很无力。
宋向上小心道,“那你爸呢,沈指挥怎么样了?”
“他没回,去天山北面勘测水利了,估计要工作很久才回来,同一天走的,只不过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向北,一个向西,估计这辈子都很难再交集了。”
刘艺涵叹了口气,“这回知道原因了吧,没人能帮得上我。”
宋向上小心安慰,“艺涵,你得振作起来。”
“放心吧,我早不是小孩子了,从初一那次咱俩谈完心后,我都想开了。”
“我爸妈的事,拦是拦不住,与其徒劳无功的阻拦,倒不如顺其自然,我有我的追求,去上海,我一定要去上海上大学。”
刘艺涵擦了擦眼,目光再次变得坚定,
“向上,你可要小心了,我会加倍学习,追赶你和郑楚,到时候第一的位置一定是我的。”
宋向上笑道,“那可说不定,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那咱们考场见。”刘艺涵下了挑战书,而后大步离开。
除此之外,还有吴音,对这个小子,宋向上是既感谢又无奈。
用了吴音的方法,日积月累,一年多以来,宋向上的英语成绩早已天翻地覆,以前英语狗屁不通的他,现在英语反倒成了他的强项,英语老师甚至让他在课堂上分享学习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谢长云留给他的英文书籍全是电力方面的书籍,宋向上潜移默化之中成了电力小专家,吴音家很多设备英文说明书上的专业词,宋向上比吴音还熟悉。
于是乎,吴音生拉硬拽将宋向上拉到家,周末,假期时帮着他一起整理满院子的电工装备。
宋向上虽然没有参与远处的火力电厂建设,没有参与o千伏输电等级的线路架设,但因为吴研学的关系,那里很多设备说明书都被搜刮过来。
宋向上无意中了解到很多相关知识。
而主力吴研学和吴音更是受益匪浅,如饥似渴地学习电工装备的知识,这一刻宋向上幡然想起第一次来这里时碰到的那个红脸汉子的话,
‘不能所有人在试验室研究理论,还需要人去外面搜集,去现场整理数据,现问题才能推动理论研究向前。’
落后不怕,没有也不怕,怕的是不去学习,不去引进,先进的设备只要进来了,见到了,总能吃下去消化掉,成为自己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