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福海去翊坤宫询问华妃,碰了一鼻子灰回来,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华妃声称是福子自己跑了出去,受了责骂,也许是想不开跳了井。
如懿让江福海去调查福子的死因。
又听闻夏冬春受了一丈红,人已经废了,华妃下令将其搬出延禧宫,送入冷宫。
在姑母的记忆中,自华妃入王府以来,都是骄横跋扈,一直压着姑母一头。
即便是入宫后当了皇后,姑母的权柄也要被迫下移给华妃一半,姑母的愤怒和不甘,如懿都能感受得到。
如懿明白,这种母族被皇帝忌惮的宠妃,是需要让着的。但她如懿可是受上天眷顾重生之人,她知道未来之事,所以,小小华妃,不足为惧。
如懿不屑于宫斗,可是她如今是皇上亲封的皇后,惩治一个妃嫔,还是可以的。
如懿当晚就想向皇帝状告华妃重伤嫔妃,戕害宫女!
可是当夜雍正公务繁忙,没空见她。
第二日中午,太医院的一个名为温实初的小太医前来汇报。
温太医说新晋入宫的莞常在邪风侵体,又间心悸受惊,引发时疾需隔断静养。
说到莞常在,一个容貌绝美的女孩子脸闪过如懿的脑海。而这张脸和另一个人重合了,那个人就是宜修的亲姐姐。
纯元、宜修、雍正那些过往在眼前闪过。
如懿震惊了,是自己的姑母害死了她亲姐姐,而姑丈爱惨了她那个嫡出的姑母纯元。
而选这个莞常在入宫,就是因为她和嫡姑母长得有几分相像。
信息量太大,如懿一时按住额头,面露痛苦神色。
剪秋急忙上前搀扶,询问道:“娘娘可是头风犯了?是否即刻传章太医?”
皇后的身体一直是由太医院院判章弥照看,虽然温实初在场,可资历很浅的温实初并不敢擅自为皇后看诊。
如懿摆摆手:“本宫没事,只是一时头晕。”
转而继续询问温实初:“你说莞常在的病如何了?”
温实初:“回娘娘,莞常在需要隔断静养,如今不大好,发热呓语不断。现在时气不好,小主又是内外并发之症,微臣怕万一染及其他小主贵体……”
剪秋提示如懿:“娘娘,如今只有一个淳常在和莞常在一同在碎玉轩居住。”
如懿:“那就让淳常在搬离碎玉轩吧。”
温实初:“启禀娘娘,莞常在的病怕是需要长时间调养才能好。”
如懿心想,这刚重生过来,两天倒下了仨,姑丈的后宫还真是混乱,华妃也真是品行低劣啊。
这个莞常在名叫甄嬛,并不姓钮祜禄,在自己时代的太妃里也没有听说有姓甄的,怕是和夏冬春一样,废在这个秋天了吧。
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而已,见眼前这个年轻太医没什么本事的样子,还在这里等回话,就顺口说道:“那日后莞常在就由你照看吧。”
温实初领旨,欢快的告退了,如懿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懿现在一心沉浸在自己的姑母害死了嫡姑母中,原来姑母如此恶毒。
这回忆的闸门一打开,如懿被扑面而来的阴谋算计震慑住了,不仅是嫡姑母,还有那么多当年的侧福晋、格格、侍妾,还有许许多多的龙胎……
最近的还有小产的方贵人、欣常在,都是姑母做的恶。
追究姑母作恶的本源,还是嫡姑母抢走了姑丈。在嫡姑母出现之前,姑母和姑丈还是有过一段时间的恩爱时光的。
姑母和姑丈也算是打小夫妻,有很深的情谊在了吧?那么,姑母对其他妃嫔的恨,也能理解了吧?
如懿又如上一世一样,自动忽略掉了男人的错,将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其她女性。
纯元是坏的,华妃是坏的,所有“勾引”皇上的嫔妃都是坏的,是她们对不起姑母。
当然,如果是如懿,她是不屑去做害人的事的,她可能已经在绣经幡了。
姑母做下的那些事,都过去了,而且自己来了后,只继承了姑母的记忆,并没有了姑母的灵魂。
姑母也不在了,那些事就让他过去吧,一切重新开始。
就这样,如懿原谅了雍正,原谅了姑母,甚至原谅了嫡姑母。
午后,如懿得到了江福海的初步调查结果,福子果真不是溺死,而是被人打晕扔入井中的,脑后有伤痕。
如懿一脸胜券在握的神色,今天如懿就要状告华妃了。
剪秋提醒如懿:“娘娘,今晚新进宫的小主们就要侍寝了,您看,咱的赏赐是不是要准备了?”
如懿:“赏赐?”
话一出口,曾经一个夜晚宜修悄悄安排剪秋做的事情浮现在眼前。
那时的宜修为了防止新的嫔妃有孕,做了许多准备,能提前在宫中布置的就在她们寝宫布置。
不好动手的就做了其她准备,比如侍寝后,御膳房特意给侍寝嫔妃的加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