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可不是她一个人能够决定的,还必须要得到家人们的肯才行。
沈蕸音找到父母,将薛文涛有意收她为徒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
没想到,沈墨涵和向羽裳听后毫不犹豫地表示大力支持。
他们认为,既然薛文涛尚无妻室子女,那么日后由女儿来侍奉供养、为其养老送终理所应当之事。
在全家人的见证下,沈蕸音拜薛文涛为师,成为薛文涛唯一的弟子。
拜师宴在向家举行,摆满了各种山珍野味,向父还拿出了酿好的山葡萄酒助兴。
薛文涛是个酒量差的人,几杯下肚就开始说胡话,一会说自己在京城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一会又说京城吵闹的很,自己受不了才跑出来的。
大家笑着把他抬回房间,沈蕸音想起裴云霄提过的薛神医,莫非就是他的师傅?
第二日,沈蕸音为师傅打来洗脸水,服侍着他起床,薛文涛有一瞬的恍惚,才反应过来,现在他也是有徒儿的人了。
他笑着接过沈蕸音递过来的面巾,准备今天给徒儿定下功课。
“蕸音,家里现在有哪几本医书?”
“现在家里有《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几本书。”
薛文涛微微颔表示认可,这些书籍暂时够了。
他目光转向沈蕸音,语气严肃地说道:“你先将这几本典籍背诵下来,待你完成之后,为师会逐一对其详细讲解。”
沈蕸音眼眸中满含期待,紧紧盯着自己的师傅,欢快地回应:
“好嘞,师傅!徒儿定会每日背诵一篇,届时还望师傅能够为徒儿剖析其中深意!”
对于古文,虽说她大多都能理解,但毕竟现代与古代某些词汇的含义相去甚远。
如今有师傅亲自解读,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在教导徒弟的过程中,薛文涛可谓尽心尽力。
他不仅对书中每一个字句的含义进行深入剖析和阐释,更是针对采集的各类药材药性展开细致入微的分析。
而沈蕸音亦未让他失望,凭借聪慧的天资以及刻苦的学习,进步神。
不仅如此,她还常常能够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薛文涛深感欣慰,心中暗自赞叹这个弟子的悟性之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愈寒冷,积雪也变得越来越厚实。
家中早已燃起温暖的火炕,以抵御严寒的侵袭。
由于今年家中银钱较为充裕,所以在冬季来临之前便已储备了充足的柴火,整个柴房都被堆得满满当当。
这天,沈蕸音准备拿一株人参,给师傅进补一番。
因为近来薛文涛频繁患上感冒,想必是身体抵抗力有所下降所致。
“师傅,最近您身体不太好,这支人参给您补补身子吧!”只见沈蕸音双手捧着一支人参,小心翼翼地递到薛文涛面前。
薛文涛看着眼前新鲜的人参,连忙摆手推辞:
“我这身体无妨,这点小毛病不碍事的。这支人参还是拿去卖了吧,明年咱们回乡需要花费的银子可不少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人参推回给沈蕸音。
沈蕸音并没有放弃,她再次掏出一株更为珍贵的百年人参,幽幽地说道:
“师傅莫非您是嫌弃那支人参年份不够吗?您再看看这支如何?”
她轻轻地将百年人参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