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挑了四个女子。
兵部尚书侄女,建宁侯府李家庶女,卫将军府嫡孙女,平河郡主嫡长女。
内侍将新帝挑出来的女子画像和名册送去给萧迟看。
萧迟扫了一眼,目光落在建宁侯府李家庶女、卫将军府嫡孙女、平河郡主嫡长女这三张画像上。
李家是百年望族,同萧家一样,跟着开国皇帝打江山的,虽然后辈没有像萧迟一样出色的子弟,李家远无法与萧家比,但在京中仍是人脉遍布、地位了得。
卫将军则是掌着赤府军。
年前萧迟回京救驾,领着赤府军前往北疆的,便是这位卫将军。
平河郡主则是信老王爷的嫡次女,与沈东凌的母亲是亲姐妹。
这位平河郡主嫡长女跟沈东凌一样,是信老王爷的外孙女。
新帝挑选这些女子为妃,拉拢朝臣宗亲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萧迟却未反对,召见了礼部和宗正寺官员,以及钦天监监正,命他们准备新帝纳妃事宜。
四妃名单确定下来,信老王爷去了一趟萧国公府。
长公主如今的身份,已经是大。
亲弟弟被自己儿子幽禁,她这段时日心情复杂难受,除了入宫看过太上皇几次,便不曾出门,亦不见客。
信老王爷辈分大,她才赏脸出来见信老王爷。
信老王爷在萧国公府坐了半个多时辰,先是寒暄了几句,之后提到沈东凌兄妹。
话里话外说沈东凌和平河郡主嫡长女,虽然都是他的外孙女,但沈东凌是在他跟前长大的,他偏疼沈东凌多一些,把沈东凌当成了亲孙女。
怎么会听不懂信老王爷话里的意思,和他特地来这趟国公府的意图。
信老王爷走后,她派人去找萧迟,让萧迟回国公府一趟。
萧迟忙完事务,已是傍晚,他回了国公府。
把信老王爷的话简单说了一遍给萧迟听,最后道:“他既是来表明立场,也是逼婚。”
当年方太后怕远东王有异心,把沈东凌兄妹接入京中教养,实为人质。
沈东凌兄妹在信王府养到十三岁和九岁才回远东。
在跟前长大的孩子,信老王爷偏疼沈东凌不假。
但最为重要的是:新帝选他另一个外孙女为妃,摆明有意要拉拢他,可新帝胜算不大,他不想赔了整个信王府去帮新帝抗衡萧迟,所以必需来表明立场。
但选择站萧迟这边,背弃了梁氏皇族,信老王爷就想得到最大的好处和长远的保障。
而长远的保障,就是沈东凌嫁给萧迟。
只有联姻,外孙女生下萧迟嫡长子,这种关系才会牢不可破。
萧迟现在可以说是独掌朝纲,他不敢再像以前一样咄咄逼人逼婚,但彼此都是聪明人,他知道来面前说一说,便能理解他话里的意思和意图。
“我现在是管不了你了,但信老王爷和沈家兄妹知道两个孩子是你的,你不娶沈东凌,这个秘密捂不住。”冷声提醒他。
萧迟沉吟片刻,似妥协了,“既然如此,我娶她便是。”
以为听错了,侧盯着他,“…当真要娶她?”
她被儿子戏耍过无数次,现在很难相信他。
“以大局为重,自是当真。”萧迟说完,还解释了一句,“上次悔婚,是我与凌儿做局引方太后宫变,并非真的不娶她。”
依然用怀疑的目光看儿子。
萧迟今日特别有耐心,与母亲说完话,还特地等他父亲回来,陪父母用了晚膳,才离开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