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被怼得垭口无语。
“那定下?”陈氏小心翼翼的问。
唐姝果断翻白眼,不想多说了,而王氏呢,淡定的喝茶吃点心。
过了一会儿,唐姝始终不开口,貌似有点儿尴尬的陈氏‘盯’上了王氏。
“四弟妹,你怎么看?”
王氏:“我用眼睛看啊。又不是我儿子,我怎么敢替三嫂你做决定呢!”
陈氏:“”
“哎,那就定下,定下。明儿我就让官媒上门提亲。”陈氏想了想,到底又说道。
“希望根哥儿能有出息,在军营历练几年,大大小小混个官身。”
唐姝:“你看我那未来女婿,不是也进了军营。如今听楼哥儿说,已经大大小小是个什长。根哥儿也是个机灵的。再说还有阿亚在,吃不了亏的。”
“那就好。”
陈氏想了想又道。“如果可以,也该将孙哥儿的婚事定下了。”
元根比元植大一岁,元孙比元植小一岁,元川的话,比元植小了一岁半。
前文说过,唐姝嫁给元杰后,因为身体原因,调理了几年才开始生儿育女,因此陈氏生的元根,才是长孙。
不过这些,唐姝从来不放在心上。还是那句话,既然元植都娶妻了,那么元孙和元川,也到了订婚的年龄。
先把婚事定下来,等及冠之后再迎娶过门。元植娶赵婉娟就是这样,刚刚及冠,就和赵婉娟完婚。
她是婶娘,又不是亲娘,管天管地,难道还要管侄儿侄女的嫁娶?何况身为一家之主的元杰,都没有管天管地,那身为他妻子的唐姝,就更加没有权利管天管地了。
也就是这时候宗族观念浓厚,讲究宗族好就是大家一起好。如果后世,一家发达,其他穷亲戚上门投奔的话,要吗不搭理要吗简单搭理,找个活儿随意打发,而在古代,一个宗族的其他人先不谈。可是三服内的亲眷,基本都是互相扶持。
比如元杰,他是一个家最出息的。他的成功,有他的天赋在,也和族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虽说穷文富武。穷人家唯一的出路,是读书。但读书其实是很累人的事儿,要想心无旁贷的读圣贤书,与家人的扶持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家里并不富裕,还挺清贫的人家,要想培养一位读书人,真的要靠全家,甚至全宗族一起努力。
元家还好,可培养元杰,是三房四房外加二房共同努力的结果。单靠二房,是不可能供养元杰读书的,至少单靠二房的话,供养元杰读书很困难。
“最近反正挺忙的。慢慢来不急。”王氏突然道。“这找儿媳妇不能太急于求成。就怕遭遇不好的,导致急匆匆的娶了糟心玩意儿进门。”
唐姝:“所以嘛,看你怎么想了。”
陈氏:“我就想着娶了儿媳妇早点轻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