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天书吧>风雨大宋女主几个 > 第81节(第3页)

第81节(第3页)

要想解决这一带盐的痼疾,整个生产和流通体系全部要变,不然只能一天一天溃烂下去。而要想变革盐业体系,没钱是万万不行的。冯原等人带来的皮毛生意,便是一个突破口。操作得好了,不但能从毛皮生意中收到丰厚的税收,还能把土盐的副产物利用起来,变相提高土盐的价值。官府不再靠从盐里直接捞钱,才能慢慢把土盐的生产和流通体系理顺。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杜中宵微微叹了口气。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很多弊端都是年深日久形成的,又被持续了八年的对党项战争催化。要想解决,哪怕自己多了千年见识,也非常不容易。

第二日,杜中宵与冯原三人一起,带了制好的毛皮回了并州城。

到了城里,杜中宵让冯原三人在客栈住了下来,自己则带了那张虎皮,到了州衙。

公吏去禀报夏竦,杜中宵手拿皮,在花厅里静静等候。

夏竦一进花厅,就被杜中宵手中的虎皮吸引住了,不住地看。

杜中宵站起身来行个礼,把虎皮递上去:“卑职此次去永利监,恰巧轴到了几个毛皮商人,得这一张虎皮。看看已是深秋,相公体寒畏冷,特来献与相公。”

夏竦并不推托,接了虎皮在手,不住抚摸,口中道:“好物。难得这毛皮完整,甚是难得!”

把玩了一会,夏竦把虎皮交予身边的公吏,对杜中宵道:“签判此次去永利监,可有什么办法把积压的盐卖出去?并州驻扎兵马不少,急需钱粮,此事拖延不得。”

杜中宵拱手:“回相公,卑职想了个法子,特来向相公请教。”

见夏竦静静地看着自己,杜中宵便把如何碰到冯原,如何从土盐制芒硝,及熟制毛皮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卑职看了那制过的皮毛,极是精良。我听那几个皮毛商人讲,这样熟好的毛皮,在北地可换生皮数张。若果真如此,便是个大意。北地多养牛羊,喜穿羊皮衣物,却缺少熟制毛皮的手艺。若是能在并州做起这产业来,每年可收不少税。而有了这生意,从土盐制硝便就有利可图,永利监积压的几十万斤盐就有了用处。制硝之后的精盐,洁白如雪,没有异味,也就好卖了。”

夏竦沉默一会,消化了这消息,才道:“签判,果然有这种好事?皮毛生意做得,我自明白,从土盐里制硝,却没有听说过。若不是你亲自在那里看着,我如何肯信?”

杜中宵道:“相公有所不知,土盐是刮淋盐土而成。制盐时除了泥沙,先出来的便是碱和硝。只是官府只从盐户手里收盐,碱和硝都扔掉了,甚是可惜。碱可以跟永城那里一样,加油制皂,此物极有利可图。至于硝,火硝可制火药,芒硝则可以硝制皮毛,这些卑职都已经试过。如果能把产业做成,盐户可以多赚钱,盐价可以降下来,官民两便,百姓得利,才是长久之道。”

夏竦听了,极是有兴趣:“签判,你要在并州这里再建处公社么?永城公社,虽然有不少官员说什么漏了朝廷财源,却方便地方,极是有用。”

杜中宵摇了摇头:“公社都说官民不分,争议不多,还是不建得好。但是那些铺子,可以依靠官府的财力建起来。州比不得县,收入可入军资库,也可入公使库,便利得多了。”

说到赚钱,夏竦来了兴趣,让杜中宵把想法说一说。

杜中宵拱手:“官人,若说经商赚钱,无非是进、存、销三步。官府比民户强得的是进和存,销则无关紧要,自己销也可,委托商户销也可。不管是盐还是硝,还是毛皮等诸多土产,分散在百姓手里,以前是靠土产赋税,或置场收买,效率不高。若是官府广设盐务,用钱收买,可不是商户可比。进和存这两步,最重要的就是货物要多,这就更不是普通商户可比得了。”

说到底,杜中宵的意思是在每县设专门收购土产的铺子,收购硝和皮毛之类的土产,有的可以如毛皮可以做成产业,有的则可以利用规模效应由官府批发。如此一来,官府得了利益,同时也刺激地方百姓形成产业,搞活经济。通过直接获得利润和收税,官府可以得到大笔收入。

夏竦听得甚有兴趣,问杜中宵:“如此做,听着利处不少,不知可有弊端?”

“弊端自然是有的,凡事过犹不及。如此做,当着力于鼓励百姓生产上,而不是以经商为主。换句话说,官府做的生意,必然要让百姓得利,不然就不做。否则地话,官吏难免为图浮利,从商人手中夺取利润,饮鸩止渴,最终把产业做没了。此间的度,最难把握。”

杜中宵说的,其实就是这个时候已有苗头,历史上由王安石变法发扬光大的市易务。不过市易务把精力放在了商业上,从生产、流通诸环节疯狂地攫取利润,让从业者都无利可图,最终产业萎缩。杜中宵则主张把官府经商限制在基础产业上,为地方培育产业的形成,而后靠收税增加官府收入。

第10章爱信不信

城北寿宁坊,一处茶摊的棚子下,杜中宵看着坐在面前的五十余个皮毛商人,高声道:“你们之中有多少人是从北地贩运皮毛?又有多少人做本地生意?多少人卖往中原?”

话音一落,商人们便叽叽喳喳议论起来,也听不清说什么。

一边的行会行首冷员外咳嗽一声,对杜中宵拱手:“签判,小的是皮毛行首,还是让小的说吧。现在并州城里做皮毛生意的,大多都是从北地进货,只有六七人做本地生意。这其中又大多是卖往中原东西两京,做本地生意的不足十家。没有办法,乡间养羊的多,他们产的皮毛自用,货难卖出去。”

杜中宵点了点头,又问:“你们现在卖的皮毛,是生皮还是熟皮?”

冷员外道:“还是生皮多。本城虽有鞣皮的匠人,只是人数不多,处理不了多少皮子。商人们从北地进了毛皮来,哪里能在并州等着熟制?多是直接运往中原了。”

“这就是了。”杜中宵坐下喝了一口茶,“讲实话,这样的生意没大赚头。据我所知,一张熟皮与数张生皮等价,鞣制皮子可比贩卖皮子赚得多。”

冷员外摇了摇头:“话虽是如此说,可到匠人那里生皮制熟,他们收价不菲,我们贩皮子的并没有大赚头,不如直接贩生皮。再者说了,并州城里匠人又少,芒硝又贵,价钱降不下来。”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