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天书吧>胡宇伦最经典十本书 > 朱熹到底是不是假圣人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第3页)

朱熹到底是不是假圣人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第3页)

随后,朱熹重读程颢、程颐着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意味着此时他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

他笔下的《观书有感》就是作于此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o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公元年,朱熹丧母,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年的寒泉着述,这《春日》就是作于这段时期。

公元年,吕祖谦访朱熹,两人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谈理论道,随后又一起赴信州鹅湖寺,与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相聚,史称“鹅湖相会”。

三年后,孝宗再召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农事,适逢大旱,朱熹主持赈灾,并寻白鹿洞书院废址,不遗余力地完成重建。学院重建完成后,陆九渊曾来讲学。

之后,“唐仲友案”就爆了,朱熹虽赈灾有功,但因失望请辞,继续着述,开始广招门徒,聚众讲学。这期间,朱熹的理论已经大成。

公元o年,岁的朱熹知漳州,并在那里实施了改革,但因阶级矛盾激化严重,未能成功。

翌年,朱熹长子朱塾病逝,朱熹悲痛欲绝,以治子丧请祠,迁居建阳,后于考亭讲学,创建考亭书院,“考亭学派”具雏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这《劝学诗》就是写给门生的诫语,学院规模越来越大。

公元年,宋宁宗赵扩即位,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惊朝野。朱熹临危受命,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赐紫章服。到任后,朱熹采用怀柔政策,叛民得以安抚,因此朱熹在当地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并扩建了岳麓书院。

同一年,宁宗任用定策有功的赵汝愚为相,召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故朱熹于行宫奏事,谏言宋宁宗正心诚意、读经穷理,妥善处理潭州善后事宜。

随后入殿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所以引宁宗和韩侂胄的不满,入朝仅日就被除服。

去官后,朱熹回建阳考亭继续讲学,但是很快“庆元党禁”就爆了,监察御史沈继祖批判朱熹的学说为“伪学说”,列八项大罪,并效法北宋元佑党籍之故伎,开列了一份人的伪逆党籍。

朱熹以伪学罪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惨遭清算,或遭流放,或下狱。

公元oo年,朱熹忍着病痛,完成了生平所有着述,随后写下遗嘱,嘱托儿子和门下弟子努力学习自己遗留下来的书籍。次日,朱熹衣帽穿戴整齐,靠着枕头就去世了,终年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辛弃疾和朱熹曾共游武夷山,朱熹写下“克己复礼”“夙兴夜寐”八个字,分别悬挂在辛弃疾两间斋室的门上。

朱熹病逝时,“庆元党禁”尚未解除,韩侂胄一再打压朱门学子,因此无人敢去吊唁,但辛弃疾却亲自前往,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纵观朱熹这一生,为官年,但仅在朝中o余天,每一届皇帝都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谏言天子注重道德、修身齐家,灌输“格物致知”之理念。他很有治国能力,这从几次赈灾中就能看出,着述也颇丰,有自己的道统思想,可是辅佐君王之术,朱熹尚欠火候。

在古代,君者即天下,若悯天下苍生,当使君明理,找到合适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鸡汤,抱着“我不怕死、我是谏臣”的态度。凡事变则通,通则达。

至于针对朱熹的“伪学说”,完全是一种政治攻击。

公元年,太上皇宋孝宗病重,自觉将不久于人世,很想在离世前再看光宗赵惇一眼。但光宗素来与父不和,不肯探望,左丞相留正恳请光宗满足孝宗最后一个愿望,可光宗却挑衣而起。

不久后,孝宗崩,光宗不执丧礼,群臣累奏不复,因此韩侂胄和赵汝愚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赵扩登基,为宋宁宗。

宁宗即位后,赵汝愚因辅佐有功擢右丞相,以独相的身份执政,因此遭到韩侂胄妒忌。赵汝愚亲朱熹,不但让他平乱,还入宫侍讲,推广其理学。

随后,韩侂胄指使右正言李沐,奏称赵汝愚乃宗亲,不宜担任宰相,遂赵汝愚遭罢免并外放。当时很多大臣都上疏攻击韩侂胄,这其中就包括朱熹,因此韩侂胄掌权后,就酝酿了“庆元党禁”。

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宋宁宗厌朱熹,若宁宗坚持,韩侂胄纵然有报复之心也无计可施。

朱熹死后两年,台谏奏请宋宁宗恢复其名誉,赐恩泽。

公元o年,宋宁宗赐朱熹谥号“文”,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时期又追封徽国公,朱熹也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之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朱熹把这一生都奉献给了“理学”,有些争议在所难免,但历史已经给出正确答案,在古代到现代的思想进程中,“程朱理学”影响巨大,成就斐然,这是不争的事实。

本栏目历时一年精心打造,建议加入书架并收藏,从第一章节开始跟进阅读。

喜欢胡宇伦请大家收藏:dududu胡宇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