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过三日,齐军拔寨起程,行不十里,望见顽山连路,怪石嵯峨,草木蒙茸,竹箐塞路,车不得进。管仲曰:“这有何难。”取出随车所带引火之物——硫黄焰硝等,撒入草树之间,放起火来,噼噼啪啪,烧得一片声响,火光透天,五日不绝。待大火熄灭之后,管仲方命凿山开道,以便进车。诸将面有难色,谓管仲曰:“山高路险,车行费力,不如弃车而进。”
管仲连道不可:“戎马便于驱驰,唯车可以制之。当然,推车要累兵士,我这里有一服解疲良药,可让兵士服用,不知累也。”
诸将笑曰:“解疲还有良药?”
管仲道:“有。”遂清了清嗓子唱道:
山嵬嵬兮路盘盘,
木濯濯兮顽石如栏。
云薄薄兮日生寒,
我驱车兮上
巉岏。
风伯为驭兮俞儿操竿,
如飞鸟兮生羽翰,
跋彼山巅兮不为难。
诸将问曰:“仲父所唱乃什么歌儿?”
管仲曰:“《上山歌》。我这里还有一首《下山歌》,不知道诸位愿不愿听?”
诸将皆曰:“愿听。”
管仲又高声唱了起来:
上山难兮下山易,
轮如环兮蹄如坠。
声辚辚兮人吐气,
历几盘兮顷刻而平地。
捣彼戎庐兮消烽燧,
勒勋孤竹兮亿万世。
诸将鼓掌说道:“唱得好,再来一遍。”
管仲曰:“再来一遍可也,诸位得用心听,用心记,还得用心学,学会了好鼓你们的士气,这就是解疲的良药。”
诸将见管仲说得如此认真,将信将疑,但这歌不能不学。只半天时间便学会了,你教我,我教你,不出三天,全军都会唱了。他们一边行军一边歌唱,彼落此起,群情振奋,把劳疲丢到九霄云外,上山下山,车轮滚滚,歌声如潮。桓公与管仲、隰朋等,登卑耳之巅,观其上下之势。桓公叹曰:“寡人今日方知人力可以歌取也。”
管仲对曰:“臣昔在槛车之时,恐鲁人见追,亦作歌以教车夫,乐而忘倦遂有兼程之功。”
桓公曰:“其故何也?”
管仲曰:“凡人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
桓公击掌笑道:“此可谓得意而忘形者是也。仲父圣人也,通达人之情志,以至如此矣。”遂催趱车徒,一齐进发。行过了几处山头,又上一岭,只见前面大小车辆,俱壅塞不进。军士禀称:“两边天生石壁,中间一径,只容单骑,不通车辆。”
桓公闻之大惊,谓管仲曰:“戎人若于此地设伏,寡人不战而败矣。兵车进退不能,如之奈何?”
话刚落音,忽见山坳里走出一个东西来。桓公睁眼视之,似人非人,似兽非兽,长一尺有余,朱衣玄冠,赤着两脚,向桓公面前再三拱揖,如相迎之状。然后以右手抠衣,竟向石壁中间疾驰而去。
桓公大惊,问管仲曰:“卿有所见乎?”
管仲一脸茫然道:“见到了什么?”
桓公曰:“见到了一个东西。”遂将那东西的形状以及所为讲了一遍。
管仲上前拜道:“恭喜主公!”
桓公曰:“喜从何来?”
管仲曰:“主公所见到的那个东西便是臣所制歌词中的俞儿。”
桓公曰:“俞儿是什么东西?”
管仲曰:“俞儿是北方登山之神,有霸王之主则出见。君之所见,应该是他,拱揖相迎者,欲君往伐也。抠衣者,示前有水也。右手者,水右必深,叫君以向左也。”
少顷,管仲又道:“既有水阻,幸石壁可守。且屯军山上,使人探明水势,然后进兵。”
桓公曰善。遂遣牙将高黑前去探水。
高黑领命之后,带了一个小卒,穿越石壁,前行五里,有一村落,六七户人家,傍溪而居,因闻齐军来伐,早已遁去。唯有一翁,坐在溪边垂钓,军卒欲要上前喝问,被高黑拦住,走上前去,低声说道:“老先生,末将有事讨教,请不吝赐教为盼。”
老翁抬头朝他瞄了一眼,慢吞吞地问道:“你可是从齐国而来?”
高黑道:“正是。”
老翁道:“公子小白来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