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津说要帮忙,就不会只是简单地借钱。
想着喜儿几人还要完成大队的挖笋任务,时间紧张。徐文津干脆问了喜儿需要的东西,自己和去供销社交笋干的大队会计一起去了乡里采购。
喜儿她们没有票,就算有钱也用不出去,他出门的时候他爸妈都给了他钱票。
虽然是让他想办法给郭叔花,但是这不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吗?
要是帮郭叔大队搞出一个红薯作坊出来,郭叔忙起来也会更有好好生活的动力,也算拐着弯花到正地方上了。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这么个理。
盼了一天,兰澜在晚上食堂交笋子的时候,才看见消失了一天的徐文津。
接收到对方一切顺利的眼神,心中那叫一个高兴啊。
妈蛋终于又有进展了!挖笋的活她真是干得够够的了!
虽然做红薯粉条也不轻松,但是新鲜啊。
而且要是真做成了,自然有人来接手,不需要兰澜这个小丫头卖力了。
吃完饭,兰澜和于娘说想去找支书听听对方过去的战斗故事,就跟着徐文津还有些莫名的郭修屁颠颠的走了。
留下望眼欲穿的二丫和石头,老老实实跟于家爹娘回家。
到了郭修家,兰澜高兴地催促徐文津:“快给我看看你买的东西。”她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我房间呢。”
郭修伸出挽留的手:哎?不是说要听我的战斗故事吗?我一路上都措好辞了,力求讲得趣味横生,富有教育意义呢。。。
看着俩孩子自顾自钻到屋子里,郭修略带点尴尬地收回手,也跟着进去了。
他也看看,这俩孩子又搞啥呢。
他之前就知道喜儿把自己挖的笋子让徐文津带回来,想攒钱的事。
现在的老人都深恶痛绝,底下的孩子攒私房钱,毕竟经济制裁,在所有年代都是最能掌握一个人的。
但郭修没这种封建独裁的想法,接受良好。
要不然他也不会给徐文津那两百多斤的笋子打圆场。
徐文津的房间,是他来之后郭修才收拾出来的,光秃秃的屋子,只有一张竹床。
床头放着一个小包袱,当枕头,床尾叠着几件换洗的衣服,除此之外啥也没有。
徐文津今天去买的东西全部堆在和床相对的角落:二十几斤红薯饱满圆润,没有虫眼,一看就是这一季新出的好红薯。
大家常用的没有染色的白粗布三尺,细密柔软的白细棉布三尺,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大肚子大口的黑色釉面陶锅上。
大木盆一个、葫芦瓢一个,最吸引兰澜目光的是,边上端端正正放着的,一个供销社压箱底的磨黄豆的小圆磨。
大队有磨粮食的磨坊,但是现在家家户户都不在家里做饭了,磨坊的作用不大。
兰澜要是端着红薯去磨,实在招人眼。
在红薯粉条没有成功之前,她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本来还以为要自己拿杵子慢慢磨了,没想到徐文津这么给力!
“徐文津,你的采购任务完成得超级棒!”兰澜眼睛亮亮的大声夸奖。
“嗨,小问题小问题。”徐文津觉得今天走的那快十小时的山路,都是小问题了。
郭修看着这些东西,有些不解:“你们买这些东西来是想做什么?”